栏目名称

江苏构建信用约束机制见成效

发布时间:2015-09-18 字体:【 】  【关闭窗口
如何加强事中事后的严管?江苏省工商系统积极转变监管理念,创新监管方式,拓宽监管领域,改进监管手段,落实监管责任,逐步形成了以信息公示和信用监管为核心的企业监管新模式。
截至目前,全省已有559万户市场主体的工商登记、备案、处罚信息,415.6万户市场主体的年度年报信息,13.3万户市场主体的29.2万条即时公示信息,2130户市场主体的法院协助执行信息在公示平台进行了公示。
据江苏省工商局副局长杨卫东介绍,截至7月15日,江苏全省共有345481户企业被列入经营异常名录,其中未按规定期限公示年度报告的344127户;未按规定期限公示有关企业信息的16户;公示信息隐瞒真实情况、弄虚作假的13户;通过登记的住所或者经营场所无法联系的2602户。公示半个月后,已有2434户市场主体主动向工商部门申请移出了经营异常名录。
江苏省工商局立足于强化信用约束,构建起标准更严、覆盖范围更广的“黑名单”制度,将直接关系市场经济秩序和消费者权益的9类失信违法行为,纳入黑名单管理,包括法定代表人及相关负责人黑名单、企业登记申请人或委托代理人黑名单、无照经营黑名单、未履行法定义务或约定义务黑名单、严重失信违法黑名单、预付款消费逃逸黑名单、商标代理机构黑名单、农资经营黑名单和经营异常黑名单。
对纳入黑名单管理的市场主体或自然人,江苏省工商局从三个层面进行约束和惩戒。首先,工商部门从限制其任职、市场准入、办理登记等方面进行制度约束,并要求在其办理工商登记时启动实质性审查。其次,通过省公共信用信息平台进行公示,其他有关部门在日常监督管理、行政许可、采购招标等方面进行制度约束,实施联动监管。最后,通过社会公示,为经营者和消费者与其从事交易行为提供信用信息参考,使其丧失或减少交易机会,实施社会惩戒。
截至目前,全省已有27735名自然人、101户企业被列入严重失信违法黑名单,30户无照经营户、13家市场主体被纳入预付款消费逃逸黑名单管理,4个自然人被纳入企业登记申请人或委托代理人黑名单管理。
为了有效落实事中事后监管,江苏省工商局开发了证照联动监管平台,并于今年1月6日在宿迁市启动试点运行,这是国内首家投入实际运行的证照联动监管平台。
证照联动监管平台是对市场主体实施跨部门联动监管的基础平台,不仅可用于对市场主体创立行为的登记审批,还可用于对市场主体运营活动的日常监管,有利于打破部门间的信息壁垒,在并联审批、证照管理、查处无照(证)三个环节,建立部门间的联动监管机制。目前,宿迁市已有公、检、法、经信、金融等49个监管部门进入平台运行,归集监管信息43.4万条,有效打破了部门间的信息壁垒,在审批登记、证照管理、查处无照(证)三个环节,建立部门间的联动监管机制。
目前,江苏省工商局正在积极向省政府建议,依托全省各级行政服务(审批)中心推广应用这一平台,指导督促各级政府建立各部门证照联动响应机制,实现行政许可、日常监管、行政处罚信息实时流转、实时抄告、实时督办、实时监控、实时留痕。